袁隆平趣谈"灵感" 阅读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6 03:03:09
"和艺术家一样,科学家也需要灵感。"面对着台下1000多名青年学子,已经70高龄的袁隆平教授在讲完我国水稻发展的几个阶段后,又兴致盎然地向他们传授起自己的"成才经"。

"但你们记住,灵感从来只惠顾那些有心者。"当台下的同学们发出热烈的掌声时,这位农业科学家又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泼了点"冷水":"不要指望躺在床上就能获得灵感,也不要指望苦思冥想几天就能获得灵感。"

昨天是西南农业大学50周年校庆,袁隆平作为校友在这里向他的"师弟师妹"们进行"成才教育"。50年代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的袁隆平,因为对杂交水稻的特殊贡献,而被称为"世界杂交水稻之父"

"我认为,所谓灵感并不神秘,它是在知识、经验和思索结合后,由外界因素诱发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。"这位长期摸爬滚打在田间地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亲身经 历现身说法:"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,每天坚持下田坎。我们搞物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,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,才会接近灵感。"

"我从1964年开始培育杂交水稻,但连续6年没有搞成,原因就是没有培育出'不育系'。1970年我在与日本学者交流时,听他们谈起'这路不通走那路' 的思维方式,我忽然就想到,能不能从野生的水稻植株里发现不育株呢?有了这个想法后,我立即跳出原先人工栽培水稻的圈子,带着助手到海南岛崖县进行野生水 稻资源考察,结果就在当年发现了一株雄花不育的野性稻。经过反复试验后,终于在1973年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籼型杂交水稻。"

随着袁教授"终于"两个字的出口,西南农业大学的礼堂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。"我想,这'忽然'之间产生的念头,应该说是灵感。但这灵感是我6年来不停 地搜索和思考的结果。如果没有思考,这一株普普通通的野生植株就会从我眼前溜走,因为它已经千百年来从不计其数的无心人的眼前溜走。"等同学们的掌声平息 下来后,袁教授又补充说:"所以同学们要等待灵感的垂青,就先

1 灵感是在知识、经验和思索结合后,由外界因素诱发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
2 :"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,每天坚持下田坎。我们搞物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,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,才会接近灵感。"

但这灵感是他6年来不停 地搜索和思考的结果 ,正是他的努力与付出的结果
3 因为他的付出得到了巨大回报。同学们为他的精神所震撼、
4 知识+汗水。就先得不停地学习、实践和思考

1:指"能不能从野生的水稻植株里发现不育株呢?"的想法.

2:引起是在与日本学者交流时,听他们谈起"这路不通走那路" 的思维方式引起的;有这个灵感的原因是不停地学习、实践和思考,6年来不停地搜索和思考.

3:因为同学们为袁隆平这么多年来的坚持不懈,不放弃的精神而感动.

4:要素有:
(1)善于思考;
(2)勇于实践;
(3)有大量的知识;
(4)坚持不懈,不放弃.